“社区阳光-帕金森人群生命不再抖健康科普服务项目”北京红心相通公益基金会洛阳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
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,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尤其是帕金森病(Parkinson's Disease, PD),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严峻挑战。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,主要侵扰中老年群体,其典型症状包含静止时震颤、肌肉强直、动作迟缓及姿势平衡失衡等。据统计,全球受帕金森病影响的人数已逾千万,并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持续增加。
北京红心相通基金会
北京红心相通公益基金会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社会性慈善组织,基金会的前身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心相通公益基金(红基会用于开展药品公益援助计划、基层医生技能培训的专项基金),基金会秉承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传递社会爱心,持续开展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患者及家庭的援助工作,并在援助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。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,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健康扶贫、精准扶贫的号召,对我国数量庞大的大病、慢病患者群体进行可持续性的公益援助,在红基会领导和北京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,2016年12月红心相通正式注册为独立法人基金会。
项目简介
北京红心相通公益基金会的“社区阳光-帕金森人群生命不再抖健康科普服务项目”正式落地洛阳,由洛阳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执行。
该项目旨在构筑一个全面的社区支持系统,目标在于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,并深化社会大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与理解。后期将通过积极联合政府、医疗机构、非营利组织、社区及患者家庭等多方资源与力量,提供专业级的健康知识普及、心理慰藉、康复训练指导和帕金森患者手术等服务,努力构建一个全社会参与的关怀网络,让帕金森病患者能够感受到温暖与希望,共同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,共同迈向一个不受疾病困扰、生命不再颤抖的理想未来。
帕金森前兆科普
如何尽早发现帕金森病的“蛛丝马迹”?
帕金森病早期具有隐匿性,但并非毫无征兆,所以,家中有老年人的话,子女可以多留心、多观察一些“蛛丝马迹”。
● 眨眼减少,双眼转动减少,表情呆板,语速变慢。
● 写字逐渐变得困难,笔迹越写越小。
● 肢体静止时不由自主地颤动。
● 步态细碎慌张。
● 睡眠障碍,如梦魇、说梦话、喊叫、梦中挥拳踢脚,或有入睡困难,白天嗜睡。
● 嗅觉衰减、情绪低落、便秘。
虽然帕金森病尚无法被根治,但如果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能及早发现这些早期征兆,早诊断、早治疗、规范用药,就可以延缓病情进一步加重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(来源: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)
如您已确诊帕金森病,或身边有帕金森病患者,可联系我们,我们将对接相关医疗资源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援助!
联系方式:阳光社工 18037998538